保護地標農產品金字招牌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重視農業、夯實農業,曆來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國是農業大國,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品牌是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標誌,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引擎,更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品牌是信譽的凝結”,“糧食也要打出品牌, 這樣價格好、效益好”。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已經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脫貧攻堅、提升農業競爭力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選擇。
農業改革創新驅動
加大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
多年來,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動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民生工程,全力打造北京“安全農業”品牌。
為全麵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北京市以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建設“北京農產品綠色優質安全示範區”為引領,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強化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農產品質量監管,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大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有效供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強化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建設
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品牌強則農業強,品牌在提升農產品質量、完善產業鏈條、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力上有著重要作用。堅持品牌強農,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是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迫切要求,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
我國因曆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和各具特色的地域自然條件而孕育了豐富多樣的地理標誌產品,是所在區域支柱性產業和民生產業。作為具有地理優勢的地標特色農產品,應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市場競爭力,帶動農村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促使農村經濟全麵發展。
近年來,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大力開展農業品牌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工作,深入挖掘、培育了獨具地域特色的傳統優勢農產品品牌,包括延慶國光蘋果、安定桑椹、昌平草莓、通州大櫻桃、妙峰山玫瑰、海澱玉巴達杏、延懷河穀葡萄、泗家水紅頭香椿、京西稻、龐各莊金把黃鴨梨、茅山後佛見喜梨、北京鴨、上方山香椿、北京油雞共14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了農產品品牌質量,也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保護這些地理標誌農產品,從2019年開始,北京市農業農村局連續兩年開展了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將特色鮮明、市場認可度高的地理標誌農產品分批次逐步納入保護工程,創響“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 改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設施條件,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加強品牌培育和知識產權保護,提升了北京地標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有效保護了北京瀕危特色種質資源。
首都農業通過創新驅動,全力打造北京“安全農業”品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源美/a>,奏響了新時代品牌強農、助力鄉村振興的華彩樂章,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 上一篇:深圳經濟特區食品安全監督條例
- 下一篇:如何破解農產品滯銷困局?